江苏银行·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的主题口号是“精彩生活,与宁同行”。
“精彩人生”是南京半程马拉松赛对所有跑者的祝福。旨在传达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马拉松跑”让生活更精彩。
“与宁同行”是南京向世界各地跑者发出的热情邀请。 “宁”是南京的缩写,让所有热爱跑步的人相聚在南京,深度体验南京作为世界体育名城的魅力和活力。
作为南京的一项体育赛事,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市民将跑步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市民朋友们能够与南京这座城市一起奔跑,拥有美好的生活。
福利
为了让选手们感受到“南方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品质和温暖,3月15日至3月17日,选手们可以凭自己的“南方半程马拉松”号码布免费乘坐南京地铁。祝您金陵之旅愉快。
发布会上展示了本次赛事的奖牌,奖牌整体配色为紫色,与赛事主视觉一致。
奖牌正面和顶部设计有数字计时贴片,跑者可以在奖牌上记录自己的完赛时间,为自己的“南半程马拉松”之旅留下专属记忆。
奖牌顶部镶嵌着10朵梅花。梅花作为南京的市花,不仅代表了南京的城市形象,还体现了“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品质,与马拉松精神十分契合。 “10”意味着2024年是南京青奥会举办十周年。
奖牌中间的赛事标志与青奥会地标相得益彰。奖牌背面上方刻有“南京青奥会十周年”字样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诠释了青奥会精神的传承。新加坡日落马拉松的标志代表了该赛事与新加坡著名马拉松赛事的合作。
奖章下方还特别添加了奖章雕刻图案。跑者可以在领取包时刻上自己的名牌,并在完成比赛后将其嵌入奖牌中,从而拥有一枚独一无二的专属奖牌。
比赛服沿用了赛事主视觉颜色——紫色。
服装正面印有青奥地标——南京眼步行桥,它是江苏银行·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的起点,也是了解南京青奥文化的重要窗口。整齐而动感的线条代表了马拉松赛道,也是本次赛事青春活力的重要体现。
整套套装采用白色设计。服装设计简洁大方,胸前的“终结者”印花象征着每位完赛者的胜利。
为了帮助运动员取得好成绩,保证每位选手有良好的比赛体验,组委会对选手分区和起跑顺序制定了科学安排。
赛事根据选手表现分为A\B\C\D四个集合区。比赛将分为4轮。 A区和B区的点火时间间隔为15分钟。 B区和C区的发行时间间隔为30分钟。 C区和D区的发卡时间间隔为15分钟。
具体下单时间安排如下:A区8:00下单,B区8:15下单,C区8:45下单,D区9点下单: 00.
四个装配区域的检查时间为:
A区巡检时间:6:30-7:50;
B区查验时间:6:30-8:00;
C区查验时间:8:00-8:30;
D区巡查时间:8:00-8:45。
运动员可以从较低的区域开始(例如,A区域的跑步者可以下降到B区域),但不能从较高的区域开始。
你在哪个区?请扫描二维码咨询
在医疗保障方面,本次赛事在起终点及赛道沿线设置了16个医疗保障点,从南京医疗系统抽调了130名骨干医疗等专业人员和14辆救护车。 200名医学观察员/记录员和60名急救队员科学分布在赛道各处,配备60台AED。
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南京明基医院作为赛事定点医院,将为南半程马拉松开通绿色救援通道和专用床位,全力为本次赛事提供医疗应急保障。同时,组委会为本次赛事招募了46名急救跑者,为参赛选手提供保护。
根据活动需要,组委会从宁夏高校和部分热心企业招募了1600余名志愿者。志愿者岗位分为服务型、竞赛型、医学观察型等类型。各志愿者将组织赛前演练,更好地为选手提供全方位服务。
入门包和精装包材质齐全,功能齐全。
比赛套装包括空帽、能量胶、一次性雨衣等装备。
完赛包内装有完赛服、毛巾、拖鞋等物品。
沿线共设置饮料/水站4个、饮水/饮水站4个、能源供应站7个。供应物资涵盖饮料、水果、饮用水、水、能量胶等多种补给品,为保证运动员安全完成比赛,成功PB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苏银行·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赛道基本避免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路线平坦,非常适合PB的赛道;岛上绿化率达到70%,负氧离子含量峰值高达5000+。难得的健康养生赛道;环岛河堤,一侧江豚逐浪,一侧风景迷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马拉松赛道”、“全省最美的跑步路线”。
纪念南京青奥会十周年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值此中新友好合作15周年之际
本届南京半程马拉松将
参赛者和公民
竭尽全力打造一个
国际化、专业化、年轻化
文学、节日、工业和科技
品质活动
努力办好南京半程马拉松
内置于
全国半程马拉松标杆赛事
南京体育赛事新名片
3月17日
让我们相聚在现代的南京
跑出美丽的风景
结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xsgy.com/html/tiyuwenda/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