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红镇美丽田园风情带,将沿线奥园、迎红博物馆、迎九庄园等有机连接起来,打造“美丽经济”。通讯员供图
以身作则
3年打造6条美丽乡村风情带
这次专题工作会议明确,英德市决定规划建设连漳示范区、洗香月、映溪峰林、茶世界、红茶小镇、金坛镇6个美丽乡村风情带。计划三年内完成。项目建设。
其中,2021年规划建设连漳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情带(书记带)、西乡月美丽乡村风情带(市长带);到2022年,规划打造英溪峰林美丽乡村风情带和茶世界美丽乡村。同时,结合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将涉及的恒石塘、石鼓塘等5个镇打造为示范区;到2023年,打造红茶之乡、美丽金坛镇美丽乡村风情带。田园风情区。
到2023年底,英德市将形成“1+6+12”美丽乡村风格带格局,即1个示范区、6个市级风格带、12个镇级风格带。其中,连漳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情带、西乡月美丽乡村风情带规划编制将于本月底完成;其余4个美丽乡村风情带的规划编制将于2022年4月完成。
会上透露,拟于2021年建设的连漳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情带、西乡月美丽乡村风情带建设进展顺利。连漳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情带,以北江滨水古朴旅游风光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与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相结合,推动风格带建设和完善。目前,已有农村房屋3728户已小修,竣工率98.4%;建成美丽乡村24个,覆盖率77.42%,其中特色村及以上村落覆盖率32.25%;景区道路、村庄巷道全面黑底化或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建成精品民宿2家、农家乐8家、产业体验节点4个。 2021年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竞赛中,连江口镇荣获全省“六强”。
西乡悦美丽乡村风情带重点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结合清远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推动风情带建设和完善。目前,已有农村房屋2717户已小修,竣工率为89.42%;建成美丽乡村40个,覆盖率100%,其中特色村及以上村庄占20.83%。
提高质量和效率
大力推进“三品”农业工程
据了解,英德市在推进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推进“三质”农业工程,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质增效强产业,促富民致富。造福人民,振兴乡村。
在连漳示范区美丽乡村风情带上,英德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主要抓手和发展平台,引导各类企业延伸产业链,完善物流配送营销体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茶叶、食用菌、特产水果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同时,通过种苗供应、订单收购、土地合作、进园打工等多种农户带动模式,带动农户超过10万户,农民纯收入增长20%以上;
在美丽乡村西乡,英德市发动村民平整耕地1.85万亩、林地7.7万亩、鱼塘2200余亩,发展韭菜、竹笋、干菜、大棚蔬菜等规模产业,打造集示范、生产加工、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综合种植西牛电商创业园创新,采用“零售+电商+直播”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完整体系,构建农民利益联动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改进
依托优势资源加强规划建设
英德市委书记张扬斌在当天的会议上强调,推进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要结合英德的优势,包括政治优势、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例如英德红茶、麻笋、英石等都是英德的特色产业。既要立足特色产业建设山水田园美丽乡村,又要依托英德、德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综合考虑绿色道路建设和流域治理,打造面向全区域旅游的慢行系统,以提高游览地点的舒适度。
他提到,特别是九龙镇和黄花镇,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生活氛围安静悠闲,是步行或骑行的友好慢行空间。两镇除了改造沿线村庄形象外,还要依托乡村慢路和重要风景名胜区设计慢行线路,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和乡村邮政系统。游客在欣赏英德山水人文风光的同时,也会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张扬斌要求,结合南岭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南岭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石鼓塘、横石塘、博罗、映红等乡镇要结合旅游特点,在入口处做好相关检查南岭国家公园出口。村庄要加强规划建设。 “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不能全方位开花,必须立足自身能力,有序推进、逐年持续。”
关联
四大小镇风情带是这样打造的
映溪峰森林美丽乡村风情区
从黄花镇南昌村、城下村出发,沿X366线、X408线及枫林核心景区,全长约18公里,途经6个行政村,覆盖35个自然村。沿线有彭氏宗祠、德高新茶园、虎关溪漂流、九重天风景区、演武尖高山绿茶种植基地等自然和人文景点。
该镇将以推动全区旅游业发展为导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农业产业发展、全流域水环境改善、发展民宿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逐步实现共建、共同推广、共享成果。
连江口镇美丽乡村景观带
从乡内景成张至连张村,全长17.9公里,惠及18个自然村(其中生态村5个、特色村3个、示范村5个),涉及3598户。线路包括农家风情带、产业园区、旅游资源等,总投资2500万元。
深入挖掘岭南、北江文化底蕴,打造了以沉阳房旅游风景区为起点,经成张社区至连张中心村,包括农家风情带、产业园区、旅游资源在内的十三年小镇等公里的美丽乡村。风情带建设完成后,朱田、丹地、大伙岭、凑石坑等村都规划建设了民宿村。目前,塔姆地村野渡谷已投入运营,大伙岭、凑石坑村正在建设中,依托沿线村庄的风貌。建设乡村马拉松基地,依托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西牛镇美丽乡村
位于省道S348线镇域内及S382线小湾村、花田村、花塘村沿线村庄,全长约20公里。涉及4个村(社区),共48个自然村,3164户,3510间房屋。目前,景观带48个村组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庄及以上标准。
除房屋管制外,景观带沿线全面开展土地整合管理,面积1.45万亩。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竹笋、韭菜、枸杞、干白菜等特色农产品,其中竹笋6万余亩,韭菜5000余亩,种植大白菜3000余亩。
迎红镇美丽乡村
流经红旗、天江两个行政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目前,沿线所有村庄均达到“干净整洁”村庄以上标准。该镇将在美丽乡村景观带精心规划省茶叶研究院、奥园、红旗茶厂、迎红博物馆、迎九庄园等一批茶文化、茶产业单位,通过有机衔接打造美丽经济。
此外,映红镇还充分利用映红公园现有闲置建筑和空地,建设映红镇乡村振兴客厅和旅游景点、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其成为镇内商贸区;依托镇英红博物馆红茶、知青、归侨文化底蕴,打造独具英红特色的乡村振兴研究教育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xsgy.com/html/tiyuwenda/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