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全国游泳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在青岛拉开帷幕。
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预赛中表现异常出色,获得预赛第一名。
如果预赛排名第一,你能努力进入决赛吗?
抱歉不能。
赛后,傅园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她的体能测试不符合标准,她可能无法进入决赛。
“也许我进不了决赛。我所有的成绩(体能)都低于平均水平。”
经过记者的反复求证,傅园慧有些羞涩地承认,自己的身体素质一直很差。她来这里之前就一直在补充体质,但依然没有效果。
最终的答案肯定是:进不了决赛。
随后,记者拍下了这一幕:
没有进入决赛的傅园慧躲在广告牌后面偷偷观看别人的比赛。
与傅园慧受到同样待遇的运动员不止一位。
在全国游泳锦标赛女子1500米自由泳预赛和东京奥运会资格赛中,王简嘉禾以15分45秒59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
但由于体能测试表现不佳,他无缘该项目的决赛。
广东选手余鹤新以21.79秒的成绩获得男子50米自由泳预赛第一名。这一成绩不仅达到了东京奥运会A级标准,还刷新了该赛事的全国纪录。
不过,由于他在体能测试中排名第九,不符合体能测试前八名晋级决赛的规则,因此于贺新没有进入本次赛事的决赛。
于贺心无奈道:
“我的3000米成绩特别差,我能跑完一圈,但剩下的六圈有点难以克服。我是一个跑完第一圈就需要水的人,渴得整个肺都干了。”
据称,本次比赛,已有5支小组第一无缘决赛。
这个淘汰破纪录选手、迫使顶尖队员偷看比赛的体能测试到底是什么?
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体能训练补体质短板的通知》,对体育赛事狠抓体能训练提出要求。
在此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对全国游泳锦标赛的赛制进行了调整:
进入预赛的16名运动员将在赛前接受体能测试。
游泳运动员的体能测试项目包括:3000米跑、30米冲刺、纵跳、引体向上、躯干核心力量。这五个项目都是陆上项目。
每项满分10分,总计50分。只有体能测试前8名的运动员才能进入决赛。
(此表为女生)
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王简嘉禾、于贺新虽然获得了游泳第一名,但由于跑动缓慢,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体能测试中,于贺新排名第九:
傅园慧排名第11:
在已经成名的游泳运动员中,只有叶诗文“幸运”获得了200米蛙泳决赛的资格:
之所以在体能测试中频频淘汰小组第一,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将无缘决赛,所以只能在预赛中拼尽全力。
这也是这些玩家的无奈之举。
不仅仅是游泳队。
只要搜索“体能训练”你就知道了。
无论是乒乓球、排球、体操……最近都在进行体能测试。
我能理解,领导直接把体能测试和资格挂钩,就是为了让大家重视体能测试的初衷。
但要求游泳运动员跑得快、乒乓球运动员跳得高,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更令人困惑的是,体能测试甚至被引入到国际象棋比赛中:
看看这位在田径场上运筹帷幄、致胜的智囊大师。
为什么你会突然感到悲伤?
就好像看到诸葛亮手握方天画戟,骑着战马砍人一样,必须纳入他的KPI。
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德、智、体、艺、体全面发展。
那么要求运动员全面发展有意义吗?
我不擅长运动。
但从修炼忍术的角度来看,无论你是冰系治愈系还是火系治愈系,查克拉总量如果大一些,那就是有好处的。
从外行人的角度来看,通过体能测试来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似乎是合理的。
但当专家审视这个问题时,问题就出现了:
艺术行业有专业。
游泳、田径、乒乓球……每一项运动都有自己的特点。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制定训练计划时都会有目标。
例如,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上半身的推拉力量并不是重点。
澳大利亚游泳队的训练传统是尽量减少上半身推拉训练。
体能测试中,有卧推,测试上肢的推拉力量。
同样,膝盖和脚踝的灵活性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使他们能够做出更标准、更有力的打腿。
因此,他们在日常训练中,非常注意保护膝盖和脚踝。
像长跑这样会对膝盖、脚踝造成伤害的运动,从来没有出现在游泳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
不过,体能测试中却出现了3000米长跑。
也不难理解为何傅园慧发微博感叹“我也有跑步的一天”。
同样,对于强调肌肉爆发力的短跑运动员来说,长跑等长期有氧训练并不是重点。
因此,当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微博发文表示自己在体能测试中的3000米成绩为13分38秒时,遭到了网友的调侃。
这相当于让一个奥数第一名的年轻数学天才突然在钢琴上弹奏肖邦。
那他就得被困在陷阱里了不是吗?
也就是说,盲目的体能测试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但竞技体育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不管过程有多么痛苦、多么不合理,只要取得了好的结果,一切都可以接受。
那么,赛场上的体能测试结果如何呢?
前段时间举行的体操全国锦标赛上,女子跳马项目只有五人因为体能测试未通过而进入决赛。
有一位选手在预赛中排名小组垫底。在这场只有五名参赛者的决赛中,她选择了跳马中最简单的动作来完成比赛。
她的跳跃甚至让解说员都笑了。
“动作代码为100,1代表组,00代表难度系数,越小难度越低。”
因为这名选手知道自己实力不够,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很难获得好的名次。不过,只要他完成比赛,最坏的情况就是排名全国第五。
我无意说这个小女孩的坏话。
这只是运动员适应比赛情况和赛制的比赛策略。
游戏完全是关于逻辑的。
运动员为什么要参加比赛?
更高、更快、更强。
然而,引入体能测试后,比赛的逻辑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通过部分科目,他在体能测试中击败了实力强劲的选手,进而锁定了名次。
这完全违背了竞争的初衷。
更令人遗憾的是,体能测试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成绩和津贴,甚至关系到奥运会资格。
它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更直接相关。
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他们多么有天赋,多么自律,多么刻苦训练,他们的身体只能在几年内达到最佳表现。
如果他们不能抓住这个黄金时机取得成绩,他们的体育生涯只能以耻辱告终。
今年4月,跳高运动员张国伟宣布退役。
当时有传言说,张国伟退役是因为体能测试卡住了,无法入选国家队。
事实上,体能测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30年前,尚未进入职业化的甲A足球联赛就实行了12分钟跑步体能测试。
所谓12分钟跑,就是必须在12分钟内跑完3300米才有资格。如果体能测试未达标,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新赛季的上岗证。
当时,高洪波、杨璞等著名运动员为了通过体能测试,必须聘请专业长跑教练指导训练。
也有很多球员,比如高峰,因为体能测试没能通过,无法参加新赛季,直接选择退役。
后来,12分钟的跑动被回跑取代,模拟足球的急停、转身、加速和冲刺。
即便如此,国足并没有因为球员体能水平的提高而变得更强。
使用体能测试作为一种万能的方法是荒谬的:
一名电子竞技选手因数学考试不及格而被取消资格。
汉语比赛选手因长跑不合格而被禁止参赛。
由于残疾,霍金取消了所有已发表的论文。
柯镇恶因双眼视力低于1.5,无缘获得今年江南七侠的称号。
铁拐李因腿脚不便,被剥夺了八仙之首的资格。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出现在东京奥运会上。
一位非常优秀的长距离游泳运动员。
擅长长跑的短跑运动员。
擅长长跑的体操运动员。
擅长长距离奔跑的射手。
会游泳的游泳运动员、会短跑的短跑运动员等等都没有来。
他们没有长途跋涉,所以不可能来。
对于游泳者来说,只要擅长游泳就可以了。
作为射手,只要射击准确就可以了。
为什么长跑成绩不好的短跑运动员就不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适当的体能训练,是的。
但如果大量优秀的运动员因为体能训练而无法晋级决赛,甚至无法获得比赛资格,那么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他们还能取得好的成绩吗?
多少优秀的运动员因此而离开赛场,多年的训练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除了让自己跑得更快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来源:微博@解喜碎泪茶 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来自家乡的礼物:隋丽慧解喜泪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xsgy.com/html/tiyuwenda/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