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群众体育发展得很好,我们创造了很多第一,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天津体育博物馆馆长白国胜告诉澎湃新闻,近年来,天津的群众体育发展非常好。好的。
事实上,他们已经有这样的传统了。早在1953年,天津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群众体育组织——天津市工人体育协会; 1984年,全国首个群众体育节也在这里诞生,至今已连续举办30多届; 1989年,全国第一个社区体育组织——河东区二桥街联合体育会也诞生于此。
在天津,十三运会的改革让更多普通天津市民感到骄傲和自豪——19项重大群众性比赛项目首次纳入全运会。健身气功、太极拳、轮滑等群众体育项目较多。
水上乐园是天津最大的公园。距大门不远处,矗立着三座天津全运会吉祥物雕塑。无论春、秋、冬、夏,市民都喜欢在这里奔跑。雕塑的一侧,阿姨们穿着制服跳舞,这早已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性帆船模型比赛在天津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 白宇 摄
休息时,他们还会讨论全运会。
“开幕式办得很好,但雨这么大,不容易”; “听说全运会门票很抢手”……伴随着仿佛自有节奏的天津话,阿姨们笑着又跳起了舞。
他们或许不知道,全运会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这些。
2015年,天津启动全运惠民工程。这个四年规划未来将承载新时代天津人的体育梦想。
两年来,天津新建各类体育场馆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1.3%。城乡居民《国民身体素质标准》合格率达到93%,均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民运动造福人民,健康中国”不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姚明参观中国篮球一号馆。
只有踏上历史的土壤,才能仰望星空
天津是巨人眼中的焦点。
作为中国男篮的发源地,外界多次建议在天津建立中国篮球名人堂。 7日,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来到天津,在位于天津市少年宫的中国篮球第一馆学习。
中国第一篮球馆位于天津市少年宫二楼。这是篮球来到天津后兴建的第一个室内篮球馆。这里的建筑风格、原始的篮子、历史故事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天津体育博物馆里,陈列着“南开五虎”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白宇 摄
79岁的天津篮球名将王家珍向姚明回顾了天津篮球的历史:篮球如何从天津一步步传播到其他城市、天津集训队的组建、与国外球队的友谊赛等。
姚明表示,自己还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天津的。
“天津对于中国篮球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发生的所有故事都是中国篮球的血液,需要好好保存、传承下去,才能了解这项运动给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
“有句话说,你能看到过去,就能看到未来。中国篮协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褪色的历史重新拼凑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中国篮球基因图谱。”
姚明最后表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天津市市民花园体育场举行。第一火炬手、奥运冠军魏秋月开始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 白宇 摄
在天津,除了篮球,还有另一种城市骄傲。
近13年女排联赛,天津女排十次夺冠。近三届全运会,他们全部获得冠军。对于天津女排来说,她们也是这座城市职业体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部分。
市民吕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在天津,天津女排是公认的王者之队。小时候,每次天津女排比赛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蹲在电视机前。
“在中年人心里,女排姑娘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她们是骄傲,是学习的榜样。”
一百年前,天津是中国现代体育的起点;一百年后,经历天津全运会,是人民体育强国梦的新起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xsgy.com/html/tiyuwenda/9477.html